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和現代化農業進程的推進,“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成為了農業植保領域的一個熱點。那么,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做好這項服務?如何保證作業效果和作業效率?河間市夢田飛防農業有限公司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確定防治任務
展開飛防服務之前,首先需要確定防治農作物類型、作業面積、地形、病蟲害情況、防治周期、使用藥劑類型以及是否有其他特殊要求。
具體來講就是:勘察地形是否適合飛防、測量作業面積、確定農田中的不適宜作業區域(障礙物過多可能會有炸機隱患)、與農戶溝通、掌握農田病蟲害情況報告,以及確定防治任務是采用飛防隊攜帶藥劑還是農戶自己的藥劑。
需要注意的是,農戶藥劑一般自主采購或者由地方植保站等機構提供,藥劑種類較雜且有大量的粉劑類農藥。由于粉劑類農藥需要大量的水去稀釋,而植保無人機要比人工節省90%的水量,所以不能夠完全稀釋粉劑,容易造成植保無人機噴灑系統堵塞,影響作業效率及防治效果。因此,需要和農戶提前溝通,讓其購買非粉劑農藥,比如水劑、懸浮劑、乳油等等。
另外,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根據地形一天在200-600畝之間,所以需要提前配比充足藥量,或者由飛防服務團隊自行準備飛防專用藥劑,進而節省配藥時間,提高作業效率。
二、確定飛防隊伍
確定防治任務后,就需要根據農作物類型、面積、地形、病蟲害情況、防治周期和單臺植保無人機的作業效率,來確定飛防人員、植保無人機數量以及運輸車輛。一般農作物都有一定的防治周期,在這個周期內如果沒有及時將任務完成,將達不到預期的防治效果。對于飛防服務隊伍而言,首先應該做到是保證防治效果,其次才是如何提升效率。需要注意的是,
考慮到病蟲害的時效性及無人機在農田相對惡劣的環境下可能會遇到突發問題等因素,飛防作業一般可采取2飛1備的原則,以保障防治效率。
三、環境天氣勘測及相關物資準備
首先,發進行植保飛防作業時,應提前查知作業地方近幾日的天氣情況(溫度及是否有伴隨大風或者雨水)。劣天氣會對作業造成困擾,提前確定這些數據,更方便確定飛防作業時間及其他安排其次是物資準備。電動多旋翼需要動力電池(一般在5-10組之間)、相關的充電器,以及當地作業地點不方便充電時可能要隨車攜帶發電設備。單旋翼油動直升機則要考慮汽油的問題,因為國家對散裝汽油的管控,所以要提前加好所需汽油或者掌握作業地加油條件(一般采用97#),到當地派出所申請農業散裝用油證明備案(不同地域有所差別,管控松緊不一,一般靠近農村鄉鎮不會有這種問題)。
然后是相關配套設施,如農藥配比和運輸需要的藥壺或水桶、飛手和助手協調溝通的對講機,以及相關作業防護用品(眼鏡、口罩、工作服、遮陽帽等)。如果防治任務是包工包藥的方式,就需要飛防團隊核對藥劑類型與需要防治作物病蟲害是否符合,數量是否正確。
一切準備就緒,天氣適中,近期無雨水或者伴隨大風(一般超過3級風將會對農藥產生大的漂移),即可出發前往目的地開始飛防任務。
四、開始飛防作業
飛防團隊應提前到達作業地塊,熟悉地形、檢查飛行航線路徑有無障礙物、確定飛機起降點及作業航線基本規劃。
隨后進行農藥配置,一般需根據植保無人機作業量提前配半天到一天所需藥量。
最后,植保無人機起飛前檢查,相關設施測試確定(如對講機頻率、噴灑流量等),然后報點員就位,飛手操控植保無人機進行噴灑服務。
在保證作業效果效率(例如航線直線度、橫移寬度、飛行高度、是否漏噴重噴)的同時,飛機與人或障礙物的安全距離也非常重要。任何飛行器突發事故時對人危險性較高,作業過程必須時刻遠離人群,助手及相關人員要及時進行疏散作業區域人群,保證飛防作業安全。
用藥時請使用高效低毒檢測無殘留的生物農藥,以避免在噴灑過程中對周圍的動植物產生不良影響、糾紛和經濟賠償。氣溫高于35度時,應停止施藥,高溫對藥效有一定影響。
一天作業任務完畢,應記錄作業結束點,方便第二天繼續前天作業田塊位置進行噴灑。然后是清洗保養飛機、對植保無人機系統進行檢查、檢查各項物資消耗(農藥、汽油、電池等),記錄當天作業畝數和飛行架次、當日用藥量與總作業畝數是否吻合等,從而為第二天作業做好準備。
以上就是關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作業流程詳解的一些介紹,夢田飛防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