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發布了“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這是中國民航局批準的第七個無人機云系統。千尋位置當日同時發布了農田數據云端一體化解決方案,這是千尋位置大力建設的“服務云平臺”在農業領域的首個應用。
發布會上,據千尋位置現實捕捉團隊產品經理葛嵩介紹,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簡稱“知翼平臺”)綜合利用了千尋云蹤FindS位置數據服務與阿里云的云計算服務,可實現禁飛區、限飛區電子圍欄的生成。并基于矢量、衛星影像底圖,集成了全國的3D地形數據,可為接入平臺的無人機提供3D可視化功能,實時追蹤無人機飛行位置,充分幫助無人機使用者滿足監管的要求,也為無人機的安全飛行提供了保障。
在此基礎上,千尋位置在知翼平臺中開啟了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服務云平臺”建設,幫助合作伙伴深挖數據價值,給整個服務鏈條增加了最具增值空間的一環。
千尋位置行業事業一部總經理酈可、大疆創新副總裁孫嘉棟、中國民航局航空科學技術研究院高工鄭志剛、一飛智控副總經理陳東華、拓攻機器人CEO張羽、千尋位置現實捕捉團隊研發負責人蔡波(由左至右)參加儀式/圖 來源:千尋位置
知翼平臺是中國民航局批準實施運行的無人機云系統,相比于現在已有的無人機云系統,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更強調服務功能:
首先,平臺數據接口豐富,可滿足多種途徑無人機接入方式;
其次,可實現3D界面化顯示,真正實現無人機空間飛行實時跟蹤;
第三,引入了時間維度,可構建4D時空電子圍欄,賦予了電子圍欄時效性,便于進行空間精細化的動態監管;
第四,基于運營人、無人機、駕駛員及空域申請等內容構建監管信息,融合了氣象等數據,多維度助力無人機安全飛行,并具備無人機軌跡的事后分析能力,通過計算能力,充分發揮數據價值。
目前,拓攻、一飛、新和萊特等廠商都已開始接入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
酈可/圖 來源:千尋位置
千尋位置行業事業一部總經理酈可開啟了“天空之城”,他認為,在精準定位智能IoT時代,未來的世界是天空之城,各種類型的飛行器將提供豐富的精細化服務,而這些服務的背后主要依賴如何將精準時空能力轉變成公共服務。
千尋位置一直都在為植保、巡線、物流等行業無人機提供精準定位服務,這本身就是進行無人機監管的一種重要能力。基于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千尋位置依托自主研發定位算法和7×24小時的網絡平臺播發能力,目前可提供可高達厘米級的精準定位服務,完全有能力為無人機特別是行業無人機提供集公共服務與管理與一體的綜合公共服務。
徐政卿/圖 來源:千尋位置
當日同時發布了農田數據云端一體化解決方案(簡稱“農田數據解決方案”),這是千尋位置大力建設的“服務云平臺”在農業領域的首個應用。
千尋位置行業事業一部架構師徐政卿介紹說,農田數據云端一體化平臺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無人機農田作業數據的公共服務云平臺,可實現農田矢量數據的隨需而取,促進生產方式的改變,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
解決方案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用于數據采集的“農田數據采集器”,它應用單頻RTK技術,使用千尋知寸FindCM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實現農田數據的精準測量,在完成一次采集后,即可將低速動態分米級(理想環境下厘米級)精度的高質量數據就會上傳“云平臺”。讓作業無人機可反復調用統一時空基準下的地塊數據,省去多次測量的煩惱,至少節省了50%的作業時間和成本。
解決方案的第二部分就是數據平臺,該平臺基于阿里云的云技術架構,使用千尋云蹤FindS位置數據服務,實現了農田數據的云存儲、云計算,圖像識別技術的融合。隨著地塊數據的不斷豐富,數據平臺的可用性會不斷提升,為越來越多的業主及無人機使用方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基礎數據服務。
除農田數據解決方案外,千尋位置還在為電力、公安、物流等行業構建專屬的“服務云平臺”。
孫嘉棟/圖 來源:千尋位置
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大疆創新也參加了此次會議,副總裁孫嘉棟就“精準定位數字農業”的主題,分享了大疆農業在精準定位技術方面的發展歷程和應用案例。
大疆去年年底發布的MG-1P RTK植保機就是集成了千尋網絡位置服務,使得植保無人機在農業應用中具有低成本、易操作、效率高等優勢。
陳東華/圖 來源:千尋位置
剛剛完成億元融資的一飛智控也參加了此次會議,副總經理陳東華分享了一飛智控與千尋位置的合作初衷和發展歷程,主題是“攜手千尋開拓IoT時代”。陳東華說,戰略一致性是雙方合作的根本理念,即利用物聯網對數傳電臺的顛覆。
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中國無人機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且仍在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既有無人機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也有各類無人機不遵守安全飛行帶來的問題。
根據中國民航局方面的數據,僅去年1-5月份,我國就曾發生十余起無人機干擾民航事件,造成百余個航班備降或者是返航,影響旅客上萬人次,對無人機的有效管理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首要命題。而接入官方批準設立的“無人機云系統”正是保障無人機特別是各類行業無人機安全、合規運營的一體的綜合公共服務。
早在2015年,中國民航局印發的《輕小無人機運轉規則》(試行)種就明確規定了多種類型的無人機應當接入無人機云系統,行業無人機面臨的監管更加嚴格,很多中小廠商及無人機使用者都需要一個更能滿足他們的云系統可供接入。
其次,2017年9月18日,農業部,財政部和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批以浙江(含寧波)、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為首的6個省(市)實行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按照文件要求,申請補貼的植保無人機組織需接入民航局的無人機云系統。
目前拓攻、一飛、新和萊特等無人機廠商都接入了知翼這一平臺,下一步千尋將綜合利用知翼無人機監管平臺與農田數據云端一體化平臺,共同為植保無人機客戶提供服務。